今天是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 龙年 三月廿二               

关于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19/4/28 15:03:00 访问次数: 3888
 


  2014年,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起始之年,是西城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之年。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施行以来,我区小学的学区划分和资源调整已基本完成,小学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有关要求,努力实现“校校精彩 人人成功”教育追求,促进小学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现就下一阶段进一步提升我区小学办学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 把握教育发展新形势,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新形势,认真分析由于改革产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发展中的新问题,做到因变化生动力,以改革促发展。
  (一)分类管理,科学引导,形成小学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资源调整后,我区小学呈现多种办学模式,包括集团化办学、高校附小、中学附小、对口直升等。不同的办学模式,丰富了小学教育形态,也为形成小学良好教育生态提供了基础。目前,小学有8个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内的制度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培训一体化、干部教师流动等管理,要探索出既有理念共识、课程共享、师资共用,又有特色发展,效益显著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对于高校附小、中学附小、对口直升等类型的学校,要调动多方资源,重点关注,加强调研和指导,做好与中学和高校的对接工作。
  (二)应对变化,积极变革,稳固西城教育发展优势。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正处于小学入学生源的高峰期,预计在较长时期内,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增长的趋势和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增长的趋势将会持续。同时,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未来几年,我区将实现小学100%就近入学,初中90%大派位入学,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生源持续波峰和结构调整给小学带来的不仅是硬件的挑战,更是软件的考量。如,班额的增大,学生差异的增大等问题都会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积极适应生源变化,主动变革,在保障量的同时实现质的持续提升,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三)清晰思路,整体规划,明确小学教育发展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小学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课程综合性强,教育活动丰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以全人发展为目标,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重点,以丰富的教育活动和有效的教学指导为支撑,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二、 抓住教育发展关键点,明晰深化改革重点任务
  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因素。面对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变化,需要我们全心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普适性、规律性问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的阶段特点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幸福生活奠基。结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小学阶段要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保护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能力。结合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
  (二)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建构多彩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
  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多种发展可能提供足够的滋养。教育活动是实践育人的载体,要规范教育活动,立足学校、因地制宜、积极策划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学生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要将教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交往能力、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加强教与学的研究,以新生教育和中小衔接为重点,搭建学生持续发展的桥梁。
  针对班额扩大和生源变化,学校要加强教与学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发展现状,因材施教,探索个性化教学和分层教学方式,积极回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要加强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教学研究,强化母语教育,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明确英语学科定位,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要以一年级新生教育和中小衔接教育为重点,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研究,为各学段的教育教学发展搭建桥梁。如,在小学一年级要加强习惯的培养,在六年级要加强抗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不同学段的学习变化。
  (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凸显班主任育人价值,稳固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基础。
  西城教育优势集中体现在我区拥有一支充满教育实践智慧与理性思考的教师队伍。稳固西城教育的高位发展,要完善机制、创新手段、搭建平台,为各级各类教师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要凸显班主任育人价值,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要充分发挥“首席班主任”、“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成长环境;要逐步健全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努力营造人人爱当班主任、人人当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五)健全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完善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全体学生持续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加强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学校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主要内容,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在学生中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凝聚和传递正能量。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科特点,一二年级研究制定语文数学学科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标准和学业形成性评价方案,一至六年级科任学科制定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标准。
  (六)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想,健全“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和联系,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有效落实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开拓社会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开辟德育新途径,打造育人新平台,进一步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 健全教育发展支持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既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引导,更需要发挥学校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以“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健全绿色评价导向机制,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综合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持续评价,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课业负担状况、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等作为评价内容,引导学校努力将升学竞争向办学质量创优转化,激发学校自主办学活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把尊重教育规律、依靠教育科学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把民主治教、民主治校作为基本方式,把依法治教、依法履职作为基本任务。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加强章程建设,将广大人民群众纳入教育决策和管理主体。要规范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三)支持学校文化建设,改善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引导学校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要充分发挥北京市首批文化建设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北京市文化建设二批示范校的创建与验收工作。要着力推进校“圆”工程,加强学校的食堂建设和风雨操场建设,支持学校建立良好教育生态。将学校的生态环境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等各方面,打造教育理念鲜明、办学特色突出、人际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优美的良好教育生态。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